新学期伊始,“神兽”们返回学校,开启了元气满满的新学期。孩子们活泼好动,户外运动时间长,面对国内广东省和全球基孔肯雅热疫情传播风险,如何守住校园健康防线?这份“开学季防蚊指南”,请老师、家长、学生共同查收!
全面清洁,清除积水
为了不让蚊子在校园里“安家”,学校可以聘请专业消杀队伍对地下室、灌木丛、杂物间等蚊虫密集区域进行精准消杀。同时在走廊、绿化区等公共区域布放灭蚊灯,多管齐下降低蚊虫密度。
全校大扫除也非常重要,可以组织教职工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,重点清理卫生间、排水沟、绿化带、楼梯间和垃圾堆放点等区域,彻底清除废弃瓶罐、落叶和积水容器。
建立机制,长效管理
建议学校实行“每日巡查、每周清理”制度,每日检查积水情况,每周至少一次全面清理积水,包括每3-5天更换水培植物容器内的水并清洗根部和内壁,疏通屋顶反梁、排水槽。暂时清不掉的积水,可以投放灭幼蚊剂。
做好师生健康监测,提醒出现发热伴多关节疼痛等症状的师生及时就医。如校园内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,应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开展处置。
健康宣教,提升意识
通过公共课、讲座、主题班会、校园广播、黑板报、公众号等多种形式,向师生科普基孔肯雅热的传播与防控知识,培养同学们养成讲卫生、防蚊虫孳生的健康生活方式,倡导学生们加强锻炼、增强体质。
引导同学们清晨和傍晚尽量少在树荫、草丛逗留,外出时在裸露的手臂、腿部涂抹正规防蚊花露水或驱避剂(选择含避蚊胺、派卡瑞丁等成分的产品,儿童使用需遵说明书),每隔4-6小时补涂一次。
每名同学要做好健康第一责任人,认真学习基孔肯雅热防治知识,切实行动起来,落实各项措施,做好自我健康监测。一旦出现突然高烧、严重关节疼痛、身上起疹子等症状,应立即就医。(通讯员:王萌)
责任编辑:商都金融